近日,凸凹新诗集《怀揣手艺的人》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。凸凹,本名魏平。诗人、小说家、编剧,1962年3月生于都江堰,5岁移居万源县,在大巴山达州地区生活工作25年。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,中国诗歌学会理事、四川省散文学会特邀会长、四川省作协诗歌专委会委员、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,《草堂》诗刊编委,成都文学院终身特约作家,《南方周末》年度好书推荐评委,成都市龙泉驿区文联专职副主席。著有诗集《蚯蚓之舞》《桃果上的树》《镜》《劳动万岁:为129名中国工匠造像》、长篇小说《甑子场》《大三线》《汤汤水命:秦蜀郡守李冰》、中短篇小说集《花儿与手枪》、散文随笔集《花蕊中的古驿》《纹道》、批评札记《字篓里的词屑》等书20余部,其中,获奖图书7部。编剧有30集电视连续剧《滚滚血脉》等。获有中国2018“名人堂.年度十大诗人”、中国2019“名人堂.年度十大作家”、四川文学奖、金芙蓉文学奖、冰心散文奖、刘伯温诗歌奖等荣誉。
凸凹工作、生活经历丰富,干过钳工、车工,当过刀量具设计员、工厂规划员、工程师、企业报编辑记者、机关部门管理员、广告装修公司总经理等。他认为,但凡工匠,都有匠心、匠气。正是匠心、匠气遵循了工的章程与程式,用慢实现了细,用细实现了精,用精实现了难度,用孤独和心无旁骛实现了微小同时又是伟大的事业。不偷懒、不作假、不弄巧,一丝不苟、永不言退,直到把光阴打磨黑,又打磨亮。优秀工匠的神来之笔、鬼斧神工的灵光一现,一定是在循规蹈矩中独运出来的,一定是要做好身边那些看上去很小、其实又不小的小事。但这只是对个体工匠而言。作为系统工程中的工匠,他们必须团结协作、环环相扣、无私奉献,将自己的独特技艺融入共同的事业与最终的目标中。“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对于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”这是凸凹写作《怀揣手艺的人》的初心。
文:杨雨叶 图:来源于网络 初审:姚春 终审:赵定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