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5日,1977级中文系优秀校友、星光文学社核心创始成员、巴山作家张建华,受邀回到母校,在文传楼1007会议室开展题为《AI时代的写作方式》的专题讲座。本次讲座由四川巴山作家群研究院、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、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共同举办,讲座由研究院院长曾宪文主持并于讲座前介绍研究院工作,学院80余名师生代表到场聆听。

作为深耕文学创作、文化创意领域多年的前辈,张建华从写作者的核心视角出发,系统剖析了人工智能对写作的多维影响,并聚焦“如何在AI时代重新审视与拥抱写作”这一核心问题,为师生带来实用且深刻的见解。他提出,不同身份的写作者可结合自身领域优势,合理借助AI实现创作与研究的提质增效:在文学写作中,AI可辅助创作文本片段、激发创作灵感,为文学创作注入新的可能性;在学术论文写作中,AI能发挥文献梳理、数据处理、格式规范等功能性作用,帮助研究者提升学术效率;在应用及商业写作中,AI可快速提供写作框架、辅助进行需求分析,助力高效完成实用类文本创作。同时,张建华也客观指出了当前AI在文学创作中的局限——其产出内容往往缺乏人类特有的真情实感与深层思想共鸣,这也为写作者坚守创作本质提供了重要启示。

在互动交流环节,星光文学社现任社长段青宏同学结合社团实践,提出“在社团征文等活动中,应如何看待AI参与创作”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。对此,张建华给出了明确且中肯的回应:不能单纯以“是否使用AI”作为评判作品价值的标准,关键仍在于作品本身所传递的思想、情感与价值。他指出:AI时代的写作者更应守住创作核心,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立思考与情感表达,避免被技术主导创作方向,真正实现“让技术服务于写作,而非让写作依附于技术”。
讲座尾声,新老两代星光文学社成员齐聚一堂,共同合影留念,定格下传承与发展的温暖瞬间。张建华还特意在社团留言本上写下“成长的本质就是为生命创造更多的价值”,以此寄语社团成员,鼓励大家在学习与创作中不断提升自我,用心将星光文学社办得更具活力与影响力。

此次讲座紧密结合当今AI技术与社会深度融合的时代大趋势,不仅为学生的学习与创作提供了全新思路,更为其未来职业发展与能力培养带来深刻启示。同时,讲座搭建起研究院学术研究与业界实践经验的对话桥梁,而优秀校友重返校园、传经送宝的举动,也充分彰显了校友资源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价值,为研究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、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。
图:竹宇乐 文:刘祝 初审:王云彤 审核:曾宪文